金納米棒是一種尺度從幾納米到上百納米的棒狀金納米顆粒,具有非常豐富的化學物理性質。在材料科學界正受到強烈的關注,在生物醫(yī)學上應用于體外診斷和體內治療。在傳感器及光學元件都有相應應用。金是一種貴金屬材料,化學性質非常穩(wěn)定,金納米顆粒沿襲了其體相材料的這個性質,因此具有相對穩(wěn)定,卻具有非常豐富的化學物理性質。
金納米棒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波長可以隨長寬比變化,從可見(550nm)到近紅外(1550nm)連續(xù)可調,*的表面電場強度增強效應(高至10e7倍),極大的光學吸收、散射截面,以及從50%到100%連續(xù)可調的光熱轉換效率。由于它*的光學、光電、光熱、光化學、以及分子生物學性質,金納米棒在材料科學界正受到強烈的關注,并引發(fā)眾多材料學家、生物化學家、醫(yī)學家、物理學家、微電子工程師等科研工作者對之進行廣泛和深入的研究。
1、表面等離子體共振
金納米棒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會引起其對可見與近紅外波段特定波長光的散射和吸收,因此,可見、紅外消光光譜法可用于表征即時合成的金納米棒膠體溶液的光學性質,即其中金納米棒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性質。暗場散射法亦常被用于表征單個金納米棒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引發(fā)的光散射性質。
2、形貌結構
金納米棒是一種棒狀金納米顆粒,長度在20nm到200nm范圍連續(xù)可調,寬度在5nm到100nm范圍連續(xù)可調。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常被用于對金納米棒的形貌結構進行表征。其中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可用于表征金納米棒的晶格結構和表面晶面分布。
3、表面晶面結構
在水中由十六烷基*基溴化銨穩(wěn)定的金納米棒表面可顯示出高指數(shù)晶面。其化學活性遠高于由其他低指數(shù)晶面包圍的金納米顆粒。高指數(shù)晶面包圍的金納米棒還可以作為模板誘導生成鈀的高指數(shù)晶面,這種鈀的衍生高指數(shù)晶面具有*的催化活性,可用于高通量催化Suzuki偶聯(lián)反應(SuzukiCoupling)。